中新網南京7月27日電 題:南京石榴“新”村歸來記:老城區(qū)“心病”有新解
作者 周藝卉 張傳明
家住南京石榴新村的任師傅,多年來一直有個“心病”:自己已經70多歲了,還能爬幾年房頂?如今,新家快建好了,還在老地方,任師傅的這個“心病”也解了。
石榴新村展新顏。南京市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供圖
這兩天,是南京石榴新村項目啟動原地回遷選房的日子,27日早上7點,任師傅就和兒子早早趕到了選房現場。
難解的城市“心病”求新解
位于南京市秦淮區(qū)朝天宮街道的石榴新村片區(qū),與“中華第一商圈”新街口商圈毗鄰。該片區(qū)的房屋大多是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非成套住房,隨著時間推移,由于私搭亂建,成了房挨房的“一線天”、樓擠樓的“握手樓”。
舊日的石榴新村航拍畫面。南京市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供圖
在高樓林立、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南京市中心,有這樣一片面積小、密度大、衛(wèi)生差、安全隱患多的城中村,多年來也是當地政府的一塊“心病”。如何讓片區(qū)內近400戶居民安全、舒適居住,亟需一個新解法。
2019年《南京市城市危險房屋消險治理專項工作方案》出臺,石榴新村片區(qū)的房屋均被鑒定為D級危房,被納入城市更新安全消險項目。
據南京市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建設二處處長董文量介紹,石榴新村項目決定嘗試以原地重建、回遷安置為主,異地置換、貨幣回購、優(yōu)先購買原地商用房屋相結合的城市更新模式“破題”。“我們希望這個模式能有效破解‘老舊散’片區(qū)改造以及不具備征收條件的城中村危舊房改造難題。”
老街坊的心結要“善解”
對于這種新模式,任師傅當時有點猶豫,他家的房子就是典型的棚屋,兩代人蝸居在一起,最多的時候住了6口人:如廁要到巷口公共廁所;露天廚房擠在兩棟房子夾縫里;更不要說一到雨雪天就要爬上房頂修修補補。
過去石榴新村里的房挨房“一線天”、樓擠樓“握手樓”。南京市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供圖
“但原地回遷,原來多大面積換回多大面積,面積多了自己要補多少錢?面積少了,一家怎么???”任師傅的疑慮得到了石榴新村項目組的理解。
為了讓居民們放下顧慮,廣泛參與到方案制定、設計改造全過程中,據項目實施主體單位—南京越城建設集團(下文簡稱越城集團)副總經理陶瑩介紹,石榴新村項目組成立了城市更新(安全消險)改造委員會,前后共計組織召開了69場居民議事會;通過8個居民組現場常駐、“領導接待日”、黨群服務中心等方式,幫助居民更好地了解政策;“多元化矛盾協調小組”則為居民提供婚姻問題咨詢、繼承公證辦理、矛盾糾紛調解等服務。
陶瑩還記得,2021年1月9日23點57分,最后一戶同意簽約,石榴新村項目拆除重建方案總簽約率達到了97%,符合方案實施的硬杠杠。
老房子的疑難雜癥求“多解”
由于石榴新村片區(qū)位于南京最核心的老城區(qū)內,一方面涉及老城限高、建筑間距的規(guī)范要求,另一方面也考慮到居民對日照、居住舒適度的需求,項目組在先后經過了近70輪的修改后,最終形成了由20個面積段、36種戶型相結合的改造設計方案。
對此,陶瑩解釋,“這是因為整個項目的資金來源,由自籌經費、市場投入、貸款融資、政策性專項經費等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組成,回遷居民需自行承擔2800元每平方米的建設費用。為了避免回遷居民支付過多的建設費用,我們盡可能保證每一戶都有最貼近原面積的戶型可選。同時,也為了讓房屋的使用率達到最大,滿足回遷家庭‘分得開、住得下’的需求。”
回歸的石榴“新”村:老城更新的新“解答”
從2021年搬離了老房子,任師傅沒有一刻不想念著石榴新村,他一有空就回來,隔著建設工地的圍欄,數著一層層蓋起來的嶄新樓房,新家要選幾樓、朝向哪里好,任師傅在心里想了又想。
據陶瑩介紹,石榴新村項目從方案設計、簽約搬遷到后期選房等工作均堅持做到信息公開、透明。項目建設期間,越城集團還引入信息查詢系統,讓回遷居民可以直接查看信息。
當了一輩子木工的任師傅特意挑了個次頂樓,“這層樓陽光好,窗外面的風景也好,明廚明衛(wèi),敞亮。住了一輩子平房,沒想到在古稀之年還能住上市中心的電梯房,再也不用修屋頂了?!?/p>
據董文量介紹,目前,石榴新村A地塊6幢新住宅樓已全部封頂,預計2024年年底完工,同樣用于安置居民回遷的B地塊也在抓緊籌備建設。作為江蘇省首批、南京市首個城市更新危房安全消險改造試點項目,該項目也將為其他城市更新項目提供更多經驗和參考。
任師傅對重回石榴新村的新生活充滿了期待:三年多沒吃的油條攤子,要去光顧;老街巷好幾年沒走了,要逛逛;老街坊都住在一起,誰家需要修個啥,任師傅當然義不容辭……
更新后的石榴新村也將迎回陪伴了大半個世紀的老街坊們,迎回熟悉的家長里短、街里街坊……(完)
發(fā)表評論